标题 | 发布时间 | 流览次数 |
【CICI2015】中国冠状动脉影像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 15/09/18 | 46280 |
控制血压、使用他汀的重要性超过“降糖”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 (征求意见初稿)即将正式出版
| 15/08/28 | 48284 |
[CICI2015]IVUS指导前向钢丝通过的技术要点
| 15/08/21 | 42739 |
[CICI2015]IVUS在钙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15/08/19 | 45605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通过表观遗传学调控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激活
| 15/08/18 | 45979 |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肾脏损伤
| 15/08/17 | 42062 |
徐希平:H型高血压:在争议中前行
| 15/08/17 | 46987 |
合理控糖 安全为先 ——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策略
| 15/07/03 | 43415 |
孙忠实教授:议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
| 15/05/22 | 52193 |
原研药和仿制药之争 工艺证据主沉浮
| 15/05/18 | 27154 |
[ISC热点]卒中急性期治疗应思考的七件事
| 15/02/13 | 44190 |
[ISC2015]动脉瘤性SAH后认知障碍评估依然迷局
| 15/02/12 | 47873 |
心房颤动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机制
| 15/02/03 | 40751 |
心脏团队在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管理中的地位及意义
| 15/02/03 | 49090 |
[GWICC2014]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 15/02/03 | 48650 |
张微微:2014年卒中领域进展
| 15/01/30 | 45120 |
傅向华:2014年介入心脏病学领域主要热点问题
| 15/01/29 | 53542 |
2014年心衰领域盘点
| 15/01/28 | 51134 |
孙宁玲:2014年高血压领域的热点及思考
| 15/01/26 | 49069 |
杨延宗:2014年心律失常领域进展
| 15/01/20 | 57961 |
2014年心律失常进展
| 15/01/19 | 57732 |
蓬勃发展百家争鸣:2014年肺动脉高压领域进展
| 15/01/15 | 41123 |
[GWICC2014]心力衰竭基因治疗进展——美国坦普尔大学医学院 Walter J. Koch博士专访
| 15/01/08 | 44158 |
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血脂指南正式发布
| 14/12/15 | 46075 |
"导管室"SYNTAX积分的预后价值和在临床决策中联合解剖和临床因素的合理性:来自SYNTAX研究的新领悟
| 14/11/25 | 42220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研究进展速递——王绿娅精彩演讲
| 14/11/04 | 41939 |
[征战ASCVD]朱建华教授:血脂新指南荟萃解读
| 14/10/31 | 36907 |
[讲堂]杨士伟:FH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诊治
| 14/10/30 | 31928 |
[GWICC2014]关注脂肪因子的心血管保护作用——马新亮教授访谈
| 14/10/30 | 37806 |
[GWICC2014]遗传学进展对心血管病意义重大——Yuxin Fan访谈
| 14/10/30 | 46225 |
[GWICC2014]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 14/10/17 | 45893 |
[CHC2014]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和治疗
| 14/09/23 | 39137 |
[CHC2014]中国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和前景——华伟教授精彩演讲
| 14/09/12 | 40373 |
[CHC2014]心脏性猝死预测与预防之进展和挑战——Karl-Heinz Kuck教授演讲
| 14/09/12 | 51703 |
[CHC2014]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方丕华教授精彩演讲
| 14/09/11 | 52730 |
[CHC2014]心腔内超声指导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陈明龙教授精彩演讲
| 14/09/11 | 50547 |
[CHC2014]吴炳祥:急性肺栓塞的常见诊治误区解析
| 14/09/05 | 57537 |
[521大会]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优化微创化再灌注——实践与思考
| 14/08/29 | 39433 |
[521大会]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诊治的现代观念
| 14/08/27 | 38145 |
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探寻缺血性心衰干细胞治疗佳略——周玉杰教授专访
| 14/08/26 | 40816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系统在心脏手术后严重败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 14/08/07 | 32892 |
分析比较维生素K 拮抗剂与肝素治疗内脏静脉血栓形成
| 14/08/07 | 43723 |
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心房颤动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 14/08/07 | 38044 |
行溶栓治疗的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分析方法的临床相关性差异
| 14/08/07 | 45125 |
D-二聚体对症状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 14/08/07 | 40637 |
2013心律失常相关研究进展
| 14/07/24 | 28853 |
MOGE(S)分类:心肌病表型-基因型对应分类方法介绍
| 14/07/03 | 33427 |
重视血脂异常一级预防 选择适合国人他汀剂量
| 14/07/03 | 35099 |
抗PCSK9抗体有效降低他汀不耐受患者胆固醇水平:Evolocumab的GAUSS-2Ⅲ期试验
| 14/06/09 | 22529 |
严重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MSC-HF试验
| 14/06/09 | 42210 |
专家众议SYMPLICITY HTN-3
| 14/06/09 | 52114 |
[ASH 2014]探寻高血压患者中脉搏波速度与HDL-C的相关性
| 14/05/20 | 51920 |
[ASH 2014]血压访视间变异性增大可增加冠心病、卒中、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风险
| 14/05/20 | 25047 |
[ASH2014]压力感受性反射激活疗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持续安全有效
| 14/05/19 | 32851 |
[ASH2014]动态血压的心血管风险预测价值优于诊室/家庭血压
| 14/05/19 | 35665 |
[ACC201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抑制剂darapladib 对慢性冠心病患者缺血事件影响:STABILITY试验
| 14/03/31 | 34645 |
借鉴AHA指南新理念,助力我国ASCVD的防治
| 14/03/20 | 46891 |
选择适当强度他汀治疗,降低中国患者心血管风险
| 14/03/03 | 56178 |
从指南更新看导管消融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地位及前景
| 14/02/24 | 25535 |
2013年心律失常进展
| 14/02/21 | 35908 |
心力衰竭体液潴留治疗新进展
| 14/01/17 | 57527 |
MAX项目启航 推动坚持治疗,最大化他汀获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访谈
| 14/01/17 | 37712 |
不同类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
| 13/11/11 | 58865 |
亲水性与亲脂性——孰优孰劣?ESC 新知探索
| 13/10/22 | 31294 |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加强他汀管理,积极预防事件——2013 ESC 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管理指南的启示
| 13/10/09 | 33967 |
托伐普坦降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危险人群的肾损伤风险
| 13/10/08 | 57014 |
重温经典,传承理念,全面开启他汀冠心病一级预防之路
| 13/09/12 | 31587 |
[QICC2013]缺血性卒中的机械取栓血运重建治疗进展
| 13/09/09 | 55620 |
血压变异性对卒中复发的影响:SPS3试验
| 13/08/01 | 70885 |
国际颈动脉支架研究(ICSS)解析 ——2013欧洲卒中大会主席Martin M. Brown教授专访
| 13/08/01 | 61551 |
[OCC2013]2013年度卫生部“心血管疾病诊疗标准的制订与推广项目”启动
| 13/07/17 | 29539 |
[ACC2013]学术精粹
| 13/07/16 | 66910 |
[ACC2013]高敏肌钙蛋白的临床使用争议
| 13/07/16 | 87377 |
冠心病患者他汀治疗,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降脂
| 13/07/01 | 36845 |
肾脏保护 奥美沙坦证据足效果好
| 13/06/20 | 90325 |
血压管理 赢在清晨
| 13/06/09 | 89092 |
“例证中国杯”中国高血压伴合并症典型病例分享大赛系列报道之一
| 13/06/09 | 50796 |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梗死早期筛查与诊疗之首选生物标志物
| 13/06/09 | 65057 |
慢性心力衰竭的心理障碍
| 13/05/10 | 78097 |
[ACC2013]ASTRONAUT研究:阿利吉仑治疗急性心力衰竭试验结果
| 13/05/08 | 114253 |
回顾2012年心力衰竭领域的研究进展
| 13/02/01 | 76152 |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及再灌注治疗策略
| 12/12/25 | 39339 |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策略
| 12/09/21 | 38829 |
[ESC2012]直接PCI——多晚算太迟?
| 12/09/04 | 55781 |
温故知新:从阿托伐他汀完整证据链到强大心血管获益的机制探讨
| 12/09/04 | 59748 |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09/04 | 37691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一代ARB傲坦®之“超级观点”——分享经验,亮出观点
| 12/09/03 | 36359 |
[QICC2012]终末期心脏病的心脏再生治疗
| 12/08/10 | 61716 |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非药物治疗
| 12/08/06 | 38847 |
CT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12/08/06 | 30924 |
[海河会2012]急性心衰治疗的研究进展——李广平教授访谈
| 12/08/06 | 43276 |
攫先机、早干预:冠心病及其高危患者的血糖筛查和管理
| 12/06/27 | 32906 |
心血管新的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变异性
| 12/06/27 | 42578 |
[SCC2012]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高血压病:从基础到临床
| 12/05/15 | 51301 |
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在日本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 12/04/20 | 37912 |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及临床应对
| 12/04/20 | 35780 |
2011 ACCF/AHA外周血管疾病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 12/01/17 | 42417 |
[GWICC2011]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 11/11/10 | 42794 |
新一代ARB奥美沙坦——降低CV风险新选择
| 11/10/19 | 47573 |
AHA科学声明:“心血管疾病初级预防及一级预防的价值”解读
| 11/10/19 | 35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