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ACC2007]骨骼肌干细胞治疗为心力衰竭患者燃起新希望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3/27 11:01: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延缓心肌结构重塑和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提高存活心肌的代偿功能。但由于坏死的心肌细胞不可再生,因此多数患者不过是由“好死”变为了“赖活着”,没有从根本上逆转心力衰竭的发展轨迹。近年来兴起的心肌修复--干细胞治疗从理论上具有诱人的前景,让心脏科医生和心力衰竭患者看到了曙光。在刚刚召开的第56届ACC年会(Innovation in Intervention: i2 Summit)上,Nabil Dib博士(Director of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Cell Therap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and Director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of Catholic Health Care West‘s Chandler Regional and Mercy Gilbert Hospitals in Phoenix, Ariz.)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

  周玉杰 杨士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延缓心肌结构重塑和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提高存活心肌的代偿功能。但由于坏死的心肌细胞不可再生,因此多数患者不过是由“好死”变为了“赖活着”,没有从根本上逆转心力衰竭的发展轨迹。近年来兴起的心肌修复--干细胞治疗从理论上具有诱人的前景,让心脏科医生和心力衰竭患者看到了曙光。在刚刚召开的第56届ACC年会(Innovation in Intervention: i2 Summit)上,Nabil Dib博士(Director of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Cell Therap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and Director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of Catholic Health Care West‘s Chandler Regional and Mercy Gilbert Hospitals in Phoenix, Ariz.)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

  这是一项小样本的I期临床研究,共入选了2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研究人员通过导管将患者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ASM)注射到心肌瘢痕组织,移植的ASM数量分别为30、 100、300或600×106,试验观察了6个月,结果发现ASM治疗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却恶化了。ASM治疗组仅1例既往有室性心动过速病史(移植前已植入ICD)的患者在术后第9天室速再次发作,经抢救后成功转复正常节律。

  这项研究显示,通过导管进行ASM 移植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虽然只是小样本的初步研究结果,但给心力衰竭的治疗燃起了新的希望。美国FDA已经批准并资助这一技术进入II期临床研究阶段,试验预期将纳入多个中心的160名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